滴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。靠天靠地靠祖上,不算是好汉。
上面这段话,使我在清代画家郑板桥那里学来的。他的有关故事,之前我已经写过了。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:不要总是依赖别人,把一切希望,都寄托在别人身上,而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,因为,每个人都有许多事要做,别人只可能帮一时却帮不了一世。所以,靠人不如靠自己,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。总之,自己的事自己做,是非常需要独立精神的。
现如今的年轻人,尤其是90后、00后的那些孩子们。90年代后,成长起来的青少年,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:缺少理想和信仰、功利欲望心强烈、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,也导致少年犯、追星族、网瘾、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,这些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。
由于他们,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,又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,导致“90后”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,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“悬空状态”,他们迫切需要孝心、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,学会平等、尊重和承担责任。
说来说去走题了,我现在的心态,正在由于年纪一天一天的大起来,似乎需要重新调整,但是,我的初衷未改。自食其力这句话,始终还是我的人生方向的指南。
记得我从小就开始有了一种意识,靠家庭,靠父母供养,总是一种不光彩的事情。自从我开始跨入了当时的上海剧艺社大门之后,我开始知道演话剧,跟学京剧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情。演话剧是有薪水拿的。记得第一次开薪水的那天,是由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带领着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,身上穿的可不是西服,而是一件阴丹士林长袍。
写到这里我就会想,阴丹士林这种做衣服的布料,似乎已经看不到了。
其实,阴丹士林是一种当时进口的棉布染料。
阴丹士林”INDANTHRENE ,本是人造染料的一种名称,原有各种颜色,但是,人们嘴里常常说的“阴丹士林色”多是指的青蓝色。它的颜色比其他布,更为鲜亮,穿一件阴丹士林大褂(上海人管它叫做长衫),令人觉得特别干净,平整。
我可以在这里做一个见证人,阴丹士林布做成的衣服,洗几次以后,缝线就变成很明显的白色了,那是因为阴丹士林布不褪色,而线褪色的缘故。这可以证明衣料确是阴丹士林布,但却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阴丹士林线。
阴丹士林布出世以后,受到女学生们的喜爱。夏秋或春夏之交,总是喜欢穿这个颜色。事实上,蓝布是淳朴的北方服装特色... 当年在北平住的人,不分年龄、性别、职业、阶级,一年四季,每人都有几件蓝布服装。
老先生,穿着缎面的灰鼠皮袍,外面罩着蓝布大褂;太太们,的绸里绸面的丝棉袍外面,罩的是蓝布大褂;店铺柜台里的掌柜的,穿的布棉袍外面,罩的也是蓝布大褂,头上还扣着瓜皮小帽;教授,穿的蓝布大褂的大襟上,多插了一只自来水笔,头上是藏青色法国小帽,学究气氛。
记得在我少年时代,我也穿过阴丹士林布的大褂。在我的仅存的有一张照片,就是穿着阴丹士林布大褂拍的。(待续)
评论